认知偏差、常见效应与心理现象

1、破窗效应

​   是指一件小事情的发生,如果不及时处理,就可能引发更大的破坏。这个概念最早由美国的社会学家詹姆斯·威尔逊和乔治·凯林在1982年提出。他们通过观察城市的犯罪现象,发现一些看似小事情的出现,往往会导致更多的犯罪行为出现。

​   破窗效应(英语:Broken windows theory)是犯罪学的一个理论,该理论由詹姆士·威尔逊(James Q. Wilson)及乔治·凯林(George L. Kelling)提出,并刊于《The Atlantic Monthly》1982年3月版的一篇题为《Broken Windows》的文章。

​   此理论认为环境中的不良现象如果被放任存在,会诱使人们仿效,甚至变本加厉。以一幢有少许破窗的建筑为例,如果那些窗不被修理好,可能将会有破坏者破坏更多的窗户。最终犯罪分子们甚至会闯入建筑内,如果发现无人居住,也许就在那里定居或者纵火。同理,一面墙上,如果出现一些涂鸦没有被清洗掉,很快的,墙上就布满了乱七八糟、不堪入目的东西;一条人行道上,如果有些许纸屑,不久后就会有更多垃圾,最终人们会视若理所当然地将垃圾顺手丢弃在地上。这个现象,就是犯罪心理学中的破窗效应。

​   “第一扇破窗”常常是事情恶化的起点。

​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   比如: 污染环境、社会治安、经济发展、教育教学、健康状况。

2、鸟笼效应

​   鸟笼效应是一个著名的心理现象,又称“鸟笼逻辑”或“鸟笼原理”,是人类难以摆脱的十大心理之一,其发现者是近代杰出的心理学家詹姆斯。

​   它描述了人类在无意识中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并被这种影响所驱动的行为。这个效应得名于一个实验,即如果一个人拥有一个鸟笼,而他并没有鸟,他可能会感到不舒服或被别人问到为什么没有鸟,最终买了鸟。

​   被别人用习惯思维的逻辑推理误解,并且最终屈服于强大的惯性思维的事情。

​   人们会在偶然获得一件原本不需要的物品的基础上,继续添加更多与之相关而自己不需要的东西。

​   比如:商城打折促销,衬衣买一送一。 朋友送了你一条反应速度、灵敏度都极好的键盘。品牌营销、销售策略、广告设计、教育领域。

3、马太效应

​   马太效应(Matthew Effect),是指好的愈好,坏的愈坏,多的愈多,少的愈少的一种现象。即两极分化现象。来自于圣经《新约•马太福音》中的一则寓言。

​   在经济学界反映贫者愈贫,富者愈富,赢家通吃的经济学中收入分配不公的现象。

4、蝴蝶效应

​   蝴蝶效应(The Butterfly Effect)是指在一个动力系统中,初始条件下微小的变化能带动整个系统的长期的巨大的连锁反应。它是一种混沌现象,说明了任何事物发展均存在定数与变数,事物在发展过程中其发展轨迹有规律可循,同时也存在不可测的“变数”,往往还会适得其反,一个微小的变化能影响事物的发展,证实了事物的发展具有复杂性。

​   “蝴蝶效应”主要还是关于混沌学的一个比喻。也是蝴蝶效应的真实反应。不起眼的一个小动作却能引起一连串的巨大反应。

​   蝴蝶效应通常用于天气、股票市场等在一定时段难以预测的比较复杂的系统中。如果这个差异越来越大,那这个差距就会形成很大的破坏力。

5、青蛙效应

​   把一只青蛙扔进开水里,它因感受到巨大的痛苦便会用力一蹬,跃出水面,从而获得生存的机会。当把一只青蛙放在一盆温水里并逐渐加热时,由于青蛙已慢慢适应了那惬意的水温,所以当温度已升高到一定程度时,青蛙便再也没有力量跃出水面了。于是,青蛙便在舒适之中被烫死了。

​   青蛙效应强调的便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

6、手表定律

​   手表定律是指拥有两块以上的手表并不能帮人更准确的判断时间,反而会制造混乱,让看表的人失去对时间的判断。手表定理所指的另一层含义在于每个人都不能同时挑选两种不同的行为准则或者价值观念,否则那个人的行为将陷于混乱。

​   手表定律带给我们一种非常直观的启发:对于任何一件事情,不能同时设置两个不同的目标,否则将使这个企业无所适从;对于一个人不能同时选择两种不同的价值观,否则,他的行为将陷于混乱。一个人不能由两个以上的人来指挥,否则将使这个人无所适从;而对于一个企业,更是不能同时采用两种不同的管理方法,否则将使这个企业无法发展。

​   生活中,常常有很多人看到别人做某些行业挣了钱。于是就开始涉足那些领域,到最后不仅浪费了时间,也没挣到钱。尤其对于创业者来说,最忌讳的就是这样。

​   以前,作者有个朋友,本业是地产策划的,后来看到金融赚钱,于是开始做金融;又看到做影院挣钱的,有开始做“汽车影院”,后来又做了楼体亮化、加油站等等,几年过去了,什么都做,什么都没有做好。其实这时候他就陷入了“手表定律”的困局。

7、跳蚤定律

​   跳蚤定律最初来源于一个有趣的实验:

​   一只跳蚤在正常情况下,可以跳到自身身高400倍的高度。如果这时给跳蚤套一个玻璃罩,跳蚤就会撞在玻璃罩顶上。连续几次之后,跳蚤就降低了跳跃高度,最多只跳到罩顶处。如果继续降低玻璃罩的高度后,跳蚤的跳跃高度也会越来越低。到了最后,人们拿掉了玻璃罩,但跳蚤却再也跳不高了。

​   跳蚤定律其实和“温水青蛙”的道理比较相似,说的是环境固化对一个人的影响作用。跳蚤本可以跳得很高,却被玻璃罩子消磨了斗志;就像许多能力不错的人,被无形的天花板束缚住了手脚,最后归于平庸。

​   生活中,有很多人不敢去追求梦想,不是追不到,而是因为心里就默认了一个“高度”。这个“高度”常常使他们受限,其实这才是人生成功最大的遏制,一定要注意。

8、蘑菇定律

​   讲的是蘑菇一开始往往生长在阴暗潮湿的角落,没有阳光、没有肥料,无人问津,只能自生自灭。只有当它们长得足够高、足够壮的时候,才能被人关注,享受到阳光雨露。

​   蘑菇的生长,和我们人生的经历是何其的相似。初入社会时,很多人无资历又无背景,这时候一定不要眼高手低,要沉淀下心态,脚踏实地地做好每一步。

​   如果面对这种现状,不懂得“蘑菇定律”的要点,而一味地因此消沉不振,这必将毁掉一个人的前程。这时候一定要咬着牙熬过了这段黑暗的“蘑菇期”,不断努力成长,直到用亮眼的成绩证明了自己。这时候,才会离梦想和成功更进一步。

9、羊群效应

​   羊群效应理论(The Effect of Sheep Flock),也称羊群行为(Herd Behavior)、从众效应、从众心理。

​   “羊群效应”是指管理学上一些企业的市场行为的一种常见现象。

​   经济学里经常用“羊群效应”来描述经济个体的从众跟风心理。“羊群效应”就是比喻人都有一种从众心理,从众心理很容易导致盲从,而盲从往往会陷入骗局或遭到失败。

​   羊群效应的出现一般在一个竞争非常激烈的行业上,而且这个行业上有一个领先者(领头羊)占据了主要的注意力,那么整个羊群就会不断摹仿这个领头羊的一举一动,领头羊到哪里去吃草,其它的羊也去哪里淘金。

​   社会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影响从众的最重要的因素是持某种意见的人数多少,而不是这个意见本身。人多本身就有说服力,很少有人会在众口一词的情况下还坚持自己的不同意见。“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出头的椽子先烂”这些教条紧紧束缚了我们的行动。20世纪末期,网络经济一路飙升,“.com”公司遍地开花,所有的投资家都在跑马圈地卖概念,IT业的CEO们在比赛烧钱,烧多少,股票就能涨多少,于是,越来越多的人义无反顾地往前冲。

​   比如: 有一个人白天在大街上跑,结果大家也跟着跑,除了第一个人,大家都不知道奔跑的理由。人们有一种从众心理,由此而产生的盲从现象就是“羊群效应”。

从众效应Bandwagon Effect:

​   我们经常会因为大多数人以同一种方式思考,而改变我们自己的想法。

​   比如:我们在购物网站设计中可以营造出一种群体选择的效果来吸引更多的用户,通过展示购买人数和滚动播放购买信息来体现出该商品的热门,让正在犹豫的用户「随大流」下单购买。

10、巴纳姆效应

​   巴纳姆效应(Barnum Effect)是一种心理学现象,指的是人们会对于一些模糊、普遍的人格描述感到准确,而这些描述往往适用于很多人身上。这种现象得名于著名的马戏团表演者费尼尔司·泰勒·巴纳姆,他曾经说过:“任何人都可以被训练来表演任何节目,因为每个人都有一个适合他的节目。”

​   巴纳姆效应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见,比如占星术、算命、心理测验等。人们往往会被一些模糊、普遍的描述所吸引,认为这些描述就是自己的真实情况。例如,一些星座解读可能会让人们觉得那些描述非常准确,但实际上那些描述可能适用于所有人。

​   在商业和营销领域,巴纳姆效应也有广泛的应用。例如,一些产品或服务的广告可能会使用模糊、普遍的描述,让消费者感到这些描述非常准确地描述了自己的需求和期望。因此,消费者容易被这些广告所吸引,从而增加购买的可能性。

​   也称佛瑞效应。人们会对于他们认为是为自己量身定做的一些人格描述给予高度准确的评价,而这些描述往往十分模糊及普遍,以致能够放诸四海皆准适用于很多人身上。

​   比如:在产品文案中,尽量避免使用”大家”,”用户”等描述,使用诸如”你”,”你的”之类的可以更贴近用户,人们理解规范性信息时,存在一种选择性代入感,这种代入感会让人无意识地专注于选择贴合自己认知和经验,从而产生一种”我也是这样“的归属感。

11、框架效应

​   Framing Effect,框架效应的意义是,面对同一个的问题,在使用不同的描述后,人们会选择乍听之下较有利或顺耳的描述作为方案。

​   框架效应是一种认知偏误,人们根据选项所呈现的正面或负面含义来决定选项;例如作为损失或收益。

​   比如:在大多数情况下,正向表达(例如玻璃杯已满一半)的转换率会更高。

12、频率错觉

​   Frequency Illusion,频率错觉(也称为荣格同步性或Baader-Meinhof现象)是一种现象,在这种现象中,人们只是注意到某物就开始到处看到它。 例如,一个刚刚看过一部关于鲨鱼的电影的人可能会开始到处看到“鲨鱼”这个词。这并不一定是因为这个人真的遇到过更多“鲨鱼”这个词的例子;相反,在看电影之前,他们通常只是简单地传递这个词,然后很快就忘记了它,而后来,在看完电影之后,这个词开始留在他们的记忆中。

​   首次引起我们注意后,我们很快就会从很多地方注意到相关信息。例如,如果某人想购买一辆新车,通常会突然发现到处都是这辆车。

​   推动广告系列时,使访问者在不同的营销渠道中接触相同的内容,让别人觉得你的产品周围都是,加深这种新产品的印象。

13、后见之明偏差

​   Hindsight Bias,后视偏见会让人沉迷于”我早就预料到了“这种感受当中,无法真正从事件中汲取到有用的经验,也难以用公平的眼光来评判客观事物和他人,主观上也很容易选择性地忽略许多客观事实。

​   后视偏见会给人带来快感,但也会在工作中影响决策的正确性和公平性,从而带来潜在风险。纠正后视偏见的方法就是在知道事情结果之前,记录下自己的想法,事后做验证并统计相关数据。

事后诸葛亮

14、当下偏差

​   Current Moment Bias,又称现时偏差,人们更倾向于获取即时收益,而非未来的更大收益。

​   应用示例:为用户的立即购买提供小折扣(或免费送货),而非承诺他们在将来购买时提供更大的折扣。

15、可辨识受害者效应

​   Identifiable Victim Effect,我们倾向于同情一个特定的人而不是匿名的某一个人。

​   应用示例:在讲产品故事时,请使用个体案例,而非一般性陈述。

16、锚定效应

​   Anchoring Effect,人类在进行决策时,会过度偏重先前取得的资讯(这称为锚点),即使这个资讯与这项决定无关。在进行决策时,人类倾向于利用此片段资讯(锚点),快速做出决定。

​   应用示例:通常被利用在消费场景中的认知偏差,通过前后对比来放大优惠感知,进而促进用户做出有利于我们的决策。